
关于“数字化转型”的讨论很多。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化转型?为什么数字化转型对商业设施至关重要?又是什么技术推动了这一转型?
目前,91%的企业参与了某种形式的数字化项目,87%的高级企业领导者将数字化列为优先事项,89%的公司已经采用了数字优先的商业战略或计划很快采取这一战略。
根据最新的研究,全球数字化转型市场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1万亿美元。企业正在将利润投资于满足连接数字化世界终端用户需求——从在线银行、电子邮件、短信、找餐馆、旅行到购买商品等各方面。企业正在精简运营,提升客户关系和服务——这是其中一个正在进行的转型。
然而,数字化发生的物理基础设施——建筑——通常被忽视,除非出现问题。然而,在过去几年里,这一状况发生了快速变化。
建筑中的智能组件与数字化转型
智能组件在建筑中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从HVAC(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到水系统,涵盖了方方面面。然而,云计算和物联网(IoT)的进步引入了将这些分散系统融合的概念,从而实现了巨大的效率飞跃,而这一点在过去是无法实现的。
向终端用户靠拢
尽管云计算(在一定程度上还有AI)为建筑带来了分析能力,但商业设施完全拥抱的一个主要技术是边缘计算基础设施——即靠近应用的计算——与云计算结合,以可靠的方式对商业设施进行数字化。与将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处理的方式不同,边缘计算基础设施将分布式计算网络靠近用户,并通过本地的小型计算能力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只将云作为“操作指挥中心”。这种边缘到云的计算模型使物联网设备保持小型且价格适中,并且允许本地计算能力加速数据处理,而无需依赖于到数百或数千英里外的云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或其他数据中心的高吞吐量和持续连接。
由这一模型催生的全新市场显然远远超出了建筑本身。边缘数据中心已在客户站点附近或现场建立,提供分布式负载能力。通过这一新模型,企业能够以低延迟加速数据处理能力——这对提供不间断、24小时全年无休服务的数字化企业至关重要。这种模式不仅对内容交付(如内容分发网络CDN)有利,也对越来越依赖数据的行业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医疗、政府、智慧城市应用,甚至在线游戏等。
建筑内的边缘计算应用
在建筑内,商业设施可以利用这一边缘计算能力,将来自建筑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如照明、安全摄像头、紧急系统、电梯、进出口门、数字标识、热量/光传感器、占用监测和能耗监测等——转化为瞬间决策,从而推动效率变化。这些关键数据随后可以被云端用来在全球不同地点的多场所投资组合中增强战略。
这种用于设施管理的边缘计算现已在许多行业中得到实践,尤其是在数据中心共享或超大规模空间中最为明显。用户可以结合他们现有的系统(如环境管理系统DCIM)通过物联网平台来部署这一模型。鉴于这个市场对故障或停机的容忍度极低,这种模型非常适合推动正常运行时间要求并满足客户的服务水平协议(SLA)。
物联网平台:为实时业务决策提供支持
物联网平台补充了现有系统(无需昂贵替换)的功能,建立了冗余机制,能够以战略性且经济实惠的方式部署,并通常不需要现场工作人员。该模型支持远程管理和监控整个设施,以及跨全球设施的统一监控。
边缘计算的关键在于处理物联网设备产生的大量数据,并与现有的建筑系统结合。因为物联网设备和现有系统通常提供的是原始和孤立的数据——物联网平台通过汇总和分析数据,并在实时分析后,或将其传输到云端的外部工具中以满足特定需求(如工作订单管理、维护操作程序等)。关键不仅仅在于实时语境,因为物联网平台还提供了历史信息的数据库——真正可操作的结果是可以通过数据来推动的。
拥有这些可操作数据的设施管理人员和运营商,能够推动以往难以实现的积极变化。从优化跨多个设施的能耗、改善客户/使用者舒适度,到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减少高昂开支和业务运营中断——这些只是商业设施运营成本(OpEx)的一些最具成本效益的好处。
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结合,推动全球设施性能提升
尽管大多数物联网平台允许不同厂商的设备无缝协作,避免了厂商锁定,但它们并不会取代建筑管理系统或其他为特定行业设计的解决方案。相反,它们协同整合了建筑投资组合中的所有系统,帮助灾难预防,确保关键资产在问题变成无法挽回的灾难(如昂贵的停机时间)前得到保护。在大中型企业中,停机时间的平均损失每小时超过30万美元。
在各种商业设施中——如医院、购物中心、机场等——管理者通过利用边缘计算基础设施能够加速服务交付并提供可靠的性能改进。随着数字化转型成为常态,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的结合,结合物联网平台,成为推动全球设施快速监督和性能提升的最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