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与中国大陆之间的网络访问速度有时竟然比访问美国的速度还要慢。这一现象让很多用户困惑不已,尤其是对于依赖高速网络连接的企业或个人用户,访问延迟是无法忽视的问题。
今天,A5数据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背后的技术细节和实现方法。
一、案例:香港用户访问内地网站为何比美国网站还慢?
一家位于香港的公司,经常需要访问位于中国大陆的数据API服务(例如某北京服务器的接口),结果发现调用响应时间常常高达 300ms~500ms。而相对地,他们访问美国加州某服务器(如 Cloudflare 或 AWS)时的延迟却只有 150ms 左右。
初步怀疑:明明地理位置更近,怎么内地还比美国慢?这不是违反直觉了吗?
为此我们通过网络诊断工具对目标站点进行了检测分析。
二、技术分析:用工具检测回程路径
我们从香港一台云服务器(例如 AWS 香港区域)出发,测试对两个站点的访问延迟和路径:
- 目标 A(中国内地服务器):api.example.cn (北京)
- 目标 B(美国服务器):api.us-server.com(洛杉矶)
1. 使用traceroute和tcptraceroute
# 安装工具(Debian/Ubuntu)
sudo apt install traceroute tcptraceroute mtr
# 常规 traceroute
traceroute api.example.cn
# TCP 层 traceroute,可测试实际访问端口
sudo tcptraceroute api.example.cn 443
2. 分析结果(示例)
访问 api.example.cn(北京)的 traceroute 结果如下:
1 10.1.0.1 (本地网关) 1.123 ms
2 203.190.XX.1 (香港 ISP 骨干) 2.350 ms
3 218.30.XX.XX (中国联通广州) 50.123 ms
4 219.158.XX.XX (中国联通天津) 110.334 ms
5 202.97.XX.XX (中国电信北京) 320.456 ms
从这里可以看出,数据在到达内地后,绕行了多个省份节点(如广州、天津)才到达北京目标站。
而访问美国服务器 api.us-server.com 的路径:
1 10.1.0.1 1.234 ms
2 203.190.XX.1 2.120 ms
3 129.250.XX.XX (NTT 香港出海口) 3.567 ms
4 129.250.XX.XX (NTT 洛杉矶入口) 145.789 ms
这里从香港通过 NTT 或其他运营商直出,进入美国骨干网,路径稳定无绕行。
3. 进一步分析回程(回包)路径
我们使用mtr工具来观察双方的数据交换的完整链路质量:
mtr -rwzbc100 api.example.cn
如果发现丢包率、延迟大多集中在靠近内地出口或省网网关节点,很可能是数据“绕地球”回来的,比如:
- 你的请求虽然是从香港出发,
- 但对方回包却是走了 北京 → 天津 → 广州 → 香港 的路径;
更糟的情况下,对方服务器的出口链路并不在华南,而是在 北方出口(如天津国际出口),导致数据“北上南下”,绕行千里。
三、技术根因:为什么会走“错”的回程路径?
回程不可控,依赖对方出口策略
在 BGP 协议下,客户端请求的“去程”路径你可以控制,但回程路径通常取决于服务端的网络拓扑和出口配置。如果对方服务器出口线路设置为北方(比如中国联通北方出口),那么就算你从香港发出请求,对方也会绕到北方再返回,延迟自然上升。
跨境链路稀缺、策略性出口限制
内地到香港的线路并非完全开放或对等,尤其在跨境通信中,存在数量限制、带宽瓶颈甚至防火墙策略过滤。访问路径可能被自动“引导”到冗长的绕行路径。
运营商路由优化不足
国内很多云服务商没有为出口选择就近的链路,而是统一配置北方出口或仅使用电信主干网,造成不合理路径。
四、如何解决?技术手段与实操建议
方法一:使用智能回程加速服务(如 Anycast + 回程优化)
- 很多云加速服务提供商(如 Cloudflare、阿里云全球加速、腾讯云 GA、CDNetworks)提供“就近接入 + 智能回程”服务。
- 用户从香港接入,就近入口节点(如深圳、广州)
- 通过 专线/SD-WAN 进入内地网络核心节点
- 从内地节点直达目标服务端,并确保回程路径也走同样链路
部署示例(以阿里云全球加速为例):
- 选择 中国香港 为接入点,北京/上海 为加速终点
- 配置 TCP 协议加速规则(如 443 端口)
- 启用“全链路加速”,确保请求和回包都走加速链路
方法二:内地部署中转节点 + 自建 GRE/IPSec 隧道
- 在广州或深圳部署一台轻量云服务器,作为中转跳板
- 通过 GRE 隧道或 IPSec VPN 隧道将香港服务器流量转发至中转节点
- 中转节点再与内地目标服务通信,实现“物理近场接入 + 稳定回程”
- 这种方式灵活度高,尤其适合需要稳定访问特定内地服务的自建系统。
方法三:请求对方优化出口策略或使用双向 BGP 智能调度
- 如果你有权访问目标服务(如合作方 API 服务),可以请求对方配置更靠近你的出口(如走南方出口或香港 BGP 广告)
- 或通过支持 双向 BGP 路由优化的网络服务商(如 ChinaCache、Zenlayer)进行路径调度优化
香港与内地之间网络“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的现象,归根到底是回程路径不可控、策略限制、路由选择不合理所致。通过合理的诊断工具(如 traceroute、mtr、tcptraceroute),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数据“绕行”的路径。
而通过智能加速服务、策略出口优化、中转跳板 等方式,完全可以将这类问题优化到最低,让你从香港访问内地像“走隔壁”一样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