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里一直在东南亚地区参与企业级数据中心部署工作,2025年年初,我被指派到马来西亚吉隆坡,为一家跨国制造企业部署一个混合架构平台:底层采用裸金属服务器承载核心数据库与实时计算任务,上层以 Kubernetes(K8s)编排微服务、API 网关与分析模块。这个架构需要同时满足高性能、弹性伸缩和运维友好性。
项目刚开始时,我以为这不过是又一个“装系统、跑容器”的标准活儿。直到第一次部署失败,我们才发现:裸金属 + K8s 在马来西亚部署的挑战,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虚拟化堆栈。网络稳定性、电源冗余、冷却负载、供应链延迟、以及对混合资源调度的需求,每一个都不容小觑。
以下是我在项目中碰到的关键技术挑战、硬件选型、部署方法及踩坑经验的详细记录。
一、基础设施规划与服务器选型
1.1 裸金属服务器硬件配置
裸金属用于承载核心数据库与流式数据处理,要求极高的 IOPS 与内存带宽。我们最终选择了 Dell PowerEdge R760xa,配置如下:
CPU:2 x Intel Xeon Gold 6448Y(32C/64T,2.0GHz base,3.7GHz turbo)
内存:768GB DDR5 ECC(12 x 64GB,4800MT/s)
存储:
- 2 x 3.84TB NVMe U.2 SSD(RAID 1,系统盘)
- 4 x 7.68TB NVMe U.2 SSD(RAID 10,数据盘)
网卡:2 x 100GbE QSFP28(Mellanox ConnectX-6)
电源冗余:2 x 2400W Platinum PSU
BMC 接口:支持 iDRAC 9 Enterprise,远程调度方便
这些机器主要用于部署 PostgreSQL(带 TimescaleDB 扩展)和 Apache Flink。我们在裸金属层禁用超线程、启用 NUMA 绑定,确保高并发读写场景下的稳定性。
1.2 K8s 节点服务器配置
K8s 节点采用相对轻量的服务器,部署微服务、API、前端和数据处理模块。我们使用了 HPE ProLiant DL360 Gen11:
- CPU:1 x Intel Xeon Silver 4410Y(12C/24T)
- 内存:128GB DDR5 ECC
- 存储:1 x 960GB NVMe SSD(系统盘),1 x 3.84TB SATA SSD(数据卷)
- 网络:1 x 25GbE SFP28
- GPU(可选):部分节点配备 NVIDIA A10 用于 AI 推理服务
K8s 使用 containerd 作为 runtime,部署在 Ubuntu 22.04 LTS 上,使用 kubeadm 初始化集群,支持高可用(etcd 节点分布在三台裸金属主机上)。
二、混合架构部署的关键挑战与解决方案
2.1 裸金属与容器网络打通
问题:裸金属主机运行数据库和流处理框架,需要与 K8s 内的 Pod 实时通信,K8s 默认的 CNI 插件(如 Flannel 或 Calico)无法自动路由外部网络访问。
解决方案:
- 部署 MetalLB 提供 LoadBalancer 类型服务,将裸金属应用以公网 VIP 暴露;
- 使用 BGP 模式 配置 MetalLB,裸金属交换机(Arista 7280R)启用 ECMP 路由;
- 在裸金属端配置 iptables DNAT 规则,将容器内流量反向映射至服务端口。
2.2 裸金属与 K8s 调度分离策略
为防止关键数据库服务被调度影响,我们做了以下配置:
- 禁用裸金属服务器上的 Kubelet,仅部署系统服务;
- 将 PostgreSQL/Flink 与容器调度彻底隔离;
- 在 K8s 中使用 NodeAffinity 和 Taints/Tolerations 限定工作负载运行位置;
- 使用 Prometheus + Grafana 监控两类系统资源分别独立采集,避免噪声干扰。
2.3 数据一致性与共享卷策略
挑战:裸金属写入的数据需供 K8s 消费(如模型训练结果、分析报告)。
技术实现:
- 在裸金属上部署 NFS 服务器,采用 RAID 10 加 LVM 提供统一卷;
- 在 K8s 中以 PersistentVolume + PersistentVolumeClaim 形式挂载;
- 对热点数据使用 CephFS(共三节点,部署在 K8s 里),实现高可用与弹性扩容;
- 设置定时同步脚本(rsync + cron)用于冷数据备份与一致性检查。
三、部署工具与自动化脚本
为避免手工配置导致环境漂移,我们使用了如下工具:
- Ansible: 初始化裸金属、装系统、配置 RAID、启用 SSH/BMC
- Terraform: 自动配置 VPC、路由、IP 绑定、DNS 接入(配合 Cloudflare)
- kubeadm: 初始化高可用 K8s 集群
- Helm: 部署常用组件如 ingress-nginx、prometheus、cert-manager
- ArgoCD: 管理 GitOps 工作流
脚本示例(裸金属自动分区 + RAID 配置):
- name: Setup RAID 10 and format
shell: |
mdadm --create --verbose /dev/md0 --level=10 --raid-devices=4 /dev/nvme[1-4]n1
mkfs.xfs /dev/md0
mkdir -p /data
echo '/dev/md0 /data xfs defaults 0 0' >> /etc/fstab
mount -a
四、现场环境与外部因素影响
4.1 电力与冷却
由于部署地在吉隆坡近郊工业园,UPS 冗余为 N+1,但机房散热设计略显保守。我们引入了如下方案:
- 所有裸金属机架采用封闭冷热通道隔离;
- 添加 InRow 制冷单元提升局部风冷效率;
- 使用 IPMI + Prometheus exporter 实时监控 CPU/内存温度曲线。
4.2 网络抖动与 BGP 延迟
本地 ISP 对跨境链路 QoS 不稳定,裸金属接入 BGP 节点部署在不同机房,造成高峰期 RT 增加至 80ms。
对策:
- 为核心服务引入 Cloudflare Tunnel 缓解访问路径;
- 在每个 PoP 设置 local cache 节点用于结果缓存;
- 对入站流量使用 Anycast 配合 DNS 权重调度策略。
五、A5IDC的建议如下:
- 提前规划裸金属与容器的调度边界;
- 网络方案必须兼容容器动态性与裸金属静态性;
- 所有部署步骤需自动化,避免人为错误;
- 跨团队协作要以 GitOps + 监控仪表为核心接口;
- 本地机房运维需建立强弱电联动机制,不能只靠远程。
马来西亚在基础设施与供应链上仍存在一定挑战,但通过精细化设计与自动化手段,混合架构的部署是完全可行的。裸金属提供了数据库与实时计算所需的原生性能,K8s 带来弹性与灵活性,两者结合后可以构建一个既“稳定如山”又“敏捷如水”的企业级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