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正在为一款服务东南亚用户的跨境社交应用上线新的高可用架构。业务目标明确:用户侧低延迟访问,源站回源稳定可靠。经过多轮测试,我们最终在香港部署了基于 BGP Anycast + 回源链路优化 的边缘节点架构。
这套架构不仅有效提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地的接入性能,同时也将回源至新加坡核心数据仓的链路中断率降低到0.01%以下。本文将结合这一实战案例,从部署选型、网络规划、BGP 实操到链路优化,详解构建全过程。
一、为何选择 Anycast 架构部署在香港?
香港节点具备四个关键优势,使其成为部署 Anycast 的天然落点:
- 国际带宽聚合能力强:多条国际海缆 landing,能将来自东南亚各地的流量就近吸收。
- 运营商生态完善:PCCW、NTT、Tata、GTT 等支持 BGP 社区与 Anycast 实施。
- 中立数据中心丰富:Telehouse、Equinix HK、MEGA-i 等均具备多运营商接入能力。
- 法律与合规环境稳定:支持境外互联网服务部署,灵活性高。
- 因此我们最终选择在香港 Equinix HK3 节点部署 Anycast 边缘集群,并配置专属回源链路通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核心节点。
二、架构总览:Anycast 接入 + 地域回源双重优化
整体架构如下:
东南亚用户
|
|--> [Anycast BGP 广播节点 - 香港]
|
+--------+---------+
| |
[边缘接入缓存] [智能回源引擎]
| |
本地命中 源站调度逻辑
|
+-------+--------+
| |
新加坡主源站 马来西亚备源站
核心目标是:
- 入口接入统一走香港节点(Anycast BGP 吸收流量)
- 根据用户 IP 所属区域动态决定最优回源路径(Geo-based Return Path)
- 缓存层命中即终结,无需回源,提升整体性能
三、Anycast 部署实操流程(香港节点)
3.1 自主 ASN 申请与配置
我们通过 APNIC 成功申请了一个独立 ASN(65099)与 IPv4 / IPv6 Anycast 地址段:
AS65099
IPv4: 103.205.48.0/24
IPv6: 2402:4e00::/48
申请过程需确保满足网络部署计划书、自治路由能力等条件,推荐以“全球接入加速优化网络”为业务定位更易通过。
3.2 BGP Anycast 配置示例(以 Bird 为例)
protocol bgp anycast_ntt {
local as 65099;
neighbor 123.98.0.1 as 2914; # NTT香港POP
import filter bgp_in;
export filter bgp_out;
multihop 2;
source address 103.205.48.1;
}
注意设置:
- source address 绑定为 Anycast 公网地址
- 使用 no-export community 限制路由不会被上游传播到非预期区域
- 所有边缘节点需广播相同前缀,实现 Anycast 效应
3.3 BGP 社区策略配置(实现东南亚定向)
我们为不同国家流量指定更优出口:
# 对马来西亚 Telin 优先出口
route-map MY-EXIT permit 10
match ip address prefix-list MY-SUBNETS
set community 4788:500 # Telin Malaysia Prefer
# 对越南 VNPT 降优先级
route-map VN-EXIT deny 20
match ip address prefix-list VN-SUBNETS
这样配置后,当来自越南的流量通过香港进入时,会优先被更适合的 Transit 吸收,避免误导路径导致高延迟。
四、东南亚回源链路优化设计
Anycast 接入解决了“入口”的问题,而“回源链路”才是真正影响用户体验稳定性的核心瓶颈,尤其是在实时类业务中。
4.1 回源调度逻辑(基于用户源 IP)
我们引入回源引擎(自研 Nginx+Lua 模块),在边缘节点解析用户 IP 所属区域后,动态选择对应源站:
if country == "SG" or country == "MY" then
backend = "origin-sg.example.com"
elseif country == "PH" then
backend = "origin-my.example.com"
else
backend = "origin-sg.example.com"
end
这个模块通过 MaxMind GeoIP2 数据库解析国家级别信息,并匹配最优源站。
4.2 MPLS专线回源 + GRE/IPSec fallback
我们为新加坡核心源站与香港边缘节点间搭建了一条 专属10Gbps MPLS专线:
- 双线 BGP 路由
- SD-WAN QoS 限速
- 延迟稳定在 18-21ms
同时保留一条 GRE over IPSec fallback 隧道,用于当主链路不可达时自动切换。
4.3 回源可观测性建设
使用 Prometheus + Blackbox Exporter 对关键链路探测:
modules:
http_2xx:
prober: http
timeout: 5s
http:
preferred_ip_protocol: "ip4"
valid_http_versions: ["HTTP/1.1", "HTTP/2"]
结合 Grafana 实现新加坡回源 RTT、丢包率可视化,并通过 Alertmanager 在链路波动时主动告警。
五、多站点协同与容灾设计
在香港节点部署后,为实现高可用容灾,我们引入以下策略:
- 北京 + 新加坡 + 香港 三站同步广播 Anycast 段
- 使用 BGP LocalPref 限定香港作为东南亚流量首选落点
- 通过 health check withdrawal 机制自动撤销故障节点的 BGP 广播
例如,在 Bird 中启用 BFD 探测与自动撤回:
protocol bfd {
interface "eth0";
neighbor 203.160.10.1;
down-script "/usr/local/bin/bgp_withdraw.sh";
}
这个脚本会实时撤销相应 BGP 广播前缀,确保流量快速切换至健康节点。
六、实战效果总结
在上线该架构后,我们观测到以下指标明显改善:
| 指标 | 优化前(公网直连) | 优化后(Anycast + 优化回源) |
|---|---|---|
| 菲律宾接入 RTT | 180~220ms | 60~80ms |
| 越南部分地区波动率 | 12.4% | 1.3% |
| 新马回源链路抖动 | 明显 | 基本平稳 |
| 访问失败率(404/502混合) | 1.9% | 0.1% |
七、结语与后续计划
基于香港节点部署 Anycast 接入架构不仅能统一流量入口,还能通过策略化的 BGP 调度与链路选择,精准服务东南亚不同国家用户群体,是当前跨境加速最可控、性价比极高的方式之一。
我们计划在下一阶段拓展:
- Anycast IPv6 双栈支持
- 结合 QUIC 协议实现入口 0-RTT 优化
- 东南亚本地 POP 下沉 + 香港中心辐射模型
如果你正在考虑优化东南亚访问性能,香港 Anycast 架构无疑值得优先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