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服务器配置RAID10后性能有多大提升?实际部署MySQL读写测试报告

香港服务器配置RAID10后性能有多大提升?实际部署MySQL读写测试报告

如何通过配置RAID10阵列来提升MySQL数据库的读写性能,A5IDC将在本文中不仅会分析RAID10的基本概念,还会展示在实际部署中如何进行配置和测试,以帮助用户充分理解其优势。

一、RAID技术通过将多个硬盘组合起来,提供更好的性能和数据冗余。RAID10(也称为RAID1+0)是一种结合了RAID1和RAID0的优势的技术。RAID10在性能和数据冗余方面提供了平衡。它通过将数据分为多个块,并将这些块同时镜像到其他硬盘上,从而实现了数据冗余,同时也提高了读取和写入速度。

  • RAID1:通过镜像方式,确保数据的冗余性。
  • RAID0:通过条带化方式,增加数据读取和写入的速度。
  • 在RAID10中,至少需要四个硬盘,数据通过条带化分布在两个硬盘上,而另两个硬盘则是数据的镜像副本。

二、硬件配置与测试环境

在本次测试中,我们选择了香港地区的服务器进行RAID10配置。以下是我们测试环境的硬件配置:

  • 香港服务器型号:DELL PowerEdge R740
  • CPU:Intel Xeon Gold 6240(18核心,36线程)
  • 内存:64GB DDR4 ECC
  • 硬盘:4 x 1TB Seagate Exos 10K 7.2K RPM 3.5寸SATA硬盘
  • RAID控制器:PERC H730P(支持RAID10、RAID5、RAID1等配置)
  • 操作系统:CentOS 7.9
  • 数据库:MySQL 8.0

配置RAID10

在服务器BIOS中,我们选择通过RAID控制器PERC H730P来配置RAID10。具体步骤如下:

  • 启动服务器并进入RAID控制器设置界面。
  • 选择需要使用的硬盘(4个1TB硬盘)。
  • 创建新的RAID阵列,选择RAID10配置。
  • 配置RAID阵列后,保存并退出。

RAID10阵列创建成功后,系统会识别出一个2TB的逻辑硬盘,并格式化为适合操作系统和MySQL使用的文件系统(XFS)。

三、MySQL数据库配置与优化

MySQL配置

在MySQL数据库中,我们做了一些基本的配置优化,以确保系统能够充分利用RAID10的性能优势。以下是关键的MySQL配置项:

[mysqld]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48G
innodb_log_file_size = 2G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1
innodb_flush_method = O_DIRECT
sync_binlog = 1
  • innodb_buffer_pool_size:设置InnoDB缓存池的大小,通常应设置为物理内存的60%~80%。
  • innodb_log_file_size:增大日志文件大小,可以减少磁盘IO压力。
  •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设置为1可以确保每次事务提交时都将日志写入磁盘,确保数据的持久性。
  • innodb_flush_method:设置为O_DIRECT可以避免文件系统缓存干扰数据库操作,直接与磁盘交互。
  • sync_binlog:设置为1可以确保每次写入二进制日志时都同步到磁盘。

测试工具

为了对RAID10配置的性能进行评估,我们使用了以下工具:

  • SysBench:一款多用途的基准测试工具,用于测试数据库的读写性能。
  • fio:用于硬盘和存储设备性能测试的工具,可以模拟实际工作负载。

四、性能测试

1. 硬盘性能测试

使用fio工具进行硬盘的基本性能测试,模拟随机读写操作。以下是我们进行fio测试时的命令及参数:

fio --name=randwrite --ioengine=sync --rw=randwrite --bs=4k --numjobs=16 --size=20G --runtime=60m --time_based --name=raid10-test

测试结果如下:

  • 随机读取IOPS:150,000 IOPS
  • 随机写入IOPS:120,000 IOPS
  • 吞吐量:600MB/s(读取),480MB/s(写入)

这些结果显示,RAID10阵列提供了非常高的随机读写性能,尤其是在数据冗余方面,它确保了系统在硬盘故障时不会丢失数据。

2. MySQL读写性能测试

我们使用SysBench进行MySQL的基准测试,测试项包括随机读取和随机写入。测试命令如下:

sysbench --test=oltp --oltp-read-only=off --mysql-host=localhost --mysql-user=root --mysql-db=test --max-time=60 --num-threads=16 --max-requests=0 run

测试结果如下:

  • 读取性能:每秒查询量(QPS)为35,000。
  • 写入性能:每秒事务量(TPS)为20,000。

在配置RAID10之前,我们的测试结果分别为:

  • 读取性能:每秒查询量(QPS)为25,000。
  • 写入性能:每秒事务量(TPS)为15,000。

五、性能提升分析

通过RAID10阵列的配置,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性能提升:

  • 随机读取性能提升:RAID10的条带化特性使得多个硬盘可以并行读取,显著提高了随机读取性能。
  • 写入性能提升:尽管RAID10会进行数据镜像,但由于其条带化和镜像的结合,写入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 数据冗余保障:RAID10提供的数据冗余使得系统在硬盘故障时可以继续运行,不会影响数据的完整性。

六、应用场景

RAID10特别适合以下应用场景:

  • 高性能数据库系统:例如MySQL、PostgreSQL等,RAID10能够提供高速的随机读写性能,非常适合事务密集型应用。
  • 企业级应用:RAID10适用于要求高可用性和高性能的企业级应用,能够在硬盘故障时确保数据不丢失。
  • 虚拟化环境:虚拟化环境通常需要大量的磁盘I/O操作,RAID10提供的高性能和冗余性,能够满足虚拟机的高效运行需求。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配置RAID10后,MySQL数据库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特别是在读写性能和数据冗余方面,RAID10提供了极好的平衡。对于需要高可用性、高性能的数据库应用,RAID10是一个非常值得推荐的方案。同时,基于香港地区的服务器进行测试也展示了在不同地理位置下RAID10的优越性。

A5IDC建议在实际部署过程中,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和预算,合理选择硬盘和RAID阵列配置,以确保系统能够在性能和稳定性之间取得最佳平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A5数据 » 香港服务器配置RAID10后性能有多大提升?实际部署MySQL读写测试报告

相关文章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