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基础设施迎来转折点,容器化应用成为主流

云基础设施迎来转折点,容器化应用成为主流

当云计算首次成为企业用户的选择时,虚拟机实例(VMs)是运行工作负载的唯一方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容器已成为应用部署和管理的标准方法,至少根据Nutanix第七份年度《企业云指数》(ECI)报告显示,容器的应用已经成为主流。近年来,Nutanix ECI报告将云服务的增长和复杂性视为主要挑战。到2025年,尽管一些新问题(例如生成性AI(GenAI)的使用)出现,但许多旧有问题依然存在。

该报告基于全球1500名IT和DevOps/平台工程决策者的回答,提供了有关企业如何现代化基础设施以支持云原生应用的见解。

Nutanix ECI报告的主要发现包括:

  • 90%的企业现在运行容器化的应用程序。
  • 98%使用Kubernetes环境,其中80%管理多个实例。
  • 81%认为他们的基础设施需要改进以支持云原生应用。
  • 94%表示云原生应用/容器带来了明显的好处。
  • 超过80%的企业已经实施了GenAI战略,推动了新的基础设施需求。

Nutanix产品与解决方案营销高级副总裁Lee Caswell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对90%的企业报告他们的部分应用已容器化感到惊讶。他指出,尽管容器在公共云中得到广泛采用,但新报告显示容器化在私有数据中心也在逐步进行。

我们看到客户通过采用容器,加速应用开发和测试,并在混合云环境中提供应用可移植性,能带来巨大的价值。

GenAI如何影响混合云基础设施

报告发现,90%的企业预期由于实施GenAI,IT成本将上升。

所有考虑GenAI工作负载的企业都担心GPU的成本和可用性。

预计将继续看到软件创新,这将改变培训、推理和代理工作负载所需的CPU与GPU资源的比例。因此,他强调,对于采用GenAI的企业来说,选择一个提供广泛GPU和CPU选项的基础设施平台至关重要,以便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调整。

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发展速度也意味着,依赖能够简化访问来自Nvidia和Hugging Face等领先供应商LLM的基础设施具有极大的价值。

容器化的扩展问题:一个实际的担忧

容器化的采用几乎已经普及,90%的企业至少有一些容器化的应用程序。然而,8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基础设施需要改进,以更好地支持云原生应用。

进入云原生时代已有十年,许多企业发现,让每个开发团队单独管理自己的Kubernetes环境,在规模化时变得困难重重。

Kubernetes已成为混合云中容器编排的事实标准平台。Knaup指出,Kubernetes并非设计为供每个DevOps团队单独使用,而是作为一个集中管理的平台。但由于DevOps和Kubernetes的兴起几乎在同一时期,许多企业将DevOps方法应用于Kubernetes,最终导致拥有数百个甚至成千上万个不统一的集群。

如何改进以更好地支持容器

企业需要克服多个集群和Kubernetes环境的问题,以控制成本并提高效率。

他们可以考虑几种策略,以更好地管理多个Kubernetes环境。

那些在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如本地部署、一个或多个公共云以及边缘计算)上运行的企业,通常没有统一的操作模型来跨这些环境管理Kubernetes。

多个集群可能导致重复工作、昂贵的操作成本以及由于缺乏中央治理而产生的安全问题。

Knaup建议采用一系列策略来解决这一问题,包括:

  • 使用统一的操作模型:在任何基础设施上为Kubernetes使用统一的操作模型,可以消除重复的工作,并自动化操作。
  • 拥抱平台工程:采用平台工程方法,将治理、可观测性和安全等平台功能集中管理。
  • 使用开源:采用基于开源并具有开放API的Kubernetes平台,避免将应用程序和操作流程锁定在单一平台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A5数据 » 云基础设施迎来转折点,容器化应用成为主流

相关文章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