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们的团队在新加坡地区的一台服务器遭遇了严重的DDoS攻击。由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服务器的流量迅速过载,导致系统的响应时间极度缓慢,甚至一度出现服务中断的情况。这类攻击通常针对大量并发的无效请求,在短时间内将目标服务器的带宽和资源消耗殆尽,给业务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通过这次经验,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边缘防护和流量清洗服务来应对这一挑战,成功将服务器从攻击中恢复正常,并加强了未来的防护能力。在本篇文章中,我将详细分享我们如何通过有效的技术方案快速应对DDoS攻击,恢复服务的过程。
在新加坡服务器遭遇DDoS攻击时,攻击流量的特征是高并发的HTTP请求,这些请求几乎是伪造的,并且请求目标并不真实有效。由于我们未能提前部署足够的防护措施,攻击者的流量迅速突破了我们现有的带宽限制,导致服务器的处理能力陷入瓶颈,直接影响到服务的可用性。
服务器硬件配置
- 型号:HP ProLiant DL380 Gen10
- CPU:2 x Intel Xeon Gold 6230 (20核,40线程)
- 内存:128GB DDR4
- 存储:2TB SSD
- 网络带宽:1Gbps(初步配置)
原因分析
- 带宽瓶颈:服务器的初始带宽为1Gbps,当DDoS攻击流量达到每秒数百GB时,带宽资源迅速被消耗殆尽,导致服务超负荷。
- 防护缺失:服务器未配置高防护级别的防火墙或流量清洗服务,导致恶意流量直接到达服务器端。
- 缺乏弹性伸缩机制:服务器本身没有通过负载均衡来分散流量,攻击流量直接集中到一台机器,未能有效减轻压力。
解决方案
1. 部署边缘防护
在DDoS攻击发生后,我们首先启用了边缘防护服务。这一层防护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恶意流量在进入数据中心之前就被拦截。我们选择了利用Cloudflare提供的边缘防护解决方案,它能够通过全球分布的网络节点,在流量到达我们服务器之前就将恶意流量清除。
配置步骤:
- DNS切换:通过修改DNS记录,将流量引导到Cloudflare的边缘防护网络。
- WAF规则配置:根据攻击特征,针对HTTP层面的攻击配置了自定义的Web应用防火墙(WAF)规则,以阻止DDoS攻击常见的伪造请求。
- 流量限制策略:设置了基于IP地址的流量限制,自动阻止异常流量。
2. 启用流量清洗服务
边缘防护服务能够有效过滤大量的恶意流量,但在面对大规模的DDoS攻击时,单靠边缘防护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启用了流量清洗服务,将所有流量先流入清洗中心,再通过正常流量返回到服务器。
我们选择了Alibaba Cloud Anti-DDoS作为清洗服务,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 高性能清洗引擎:支持每秒超过数百Gbps的流量清洗能力。
- 自动化流量检测与识别:能够实时识别攻击流量并进行自动清洗。
- 灵活的流量调度:当攻击流量过载时,清洗服务会自动调整流量的转发策略,确保正常流量的优先通行。
配置步骤:
- 流量分配:通过调整路由策略,将所有进出服务器的流量引导至清洗服务。
- 自适应清洗规则:根据攻击规模,自动调整清洗力度和策略,确保攻击流量最大限度地被清理。
- 恢复策略:当攻击流量被清洗干净后,流量逐渐恢复正常,确保服务器资源可以恢复使用。
3. 增加冗余与弹性
- 为避免单点故障导致的流量瓶颈问题,我们进一步对服务器进行了冗余部署,实现负载均衡和弹性扩展。
- 通过部署Nginx负载均衡器,将正常流量分配到多个后端服务器,提高整体系统的容错能力。
- 配置自动伸缩集群,确保在攻击过后,能够根据流量的负载自动扩展计算资源,确保服务的稳定性。
4. 定期监控与告警
为了防止未来再次遭遇类似攻击,我们还配置了实时流量监控和告警系统,通过Alibaba Cloud的监控服务,能够实时监控流量状态,遇到异常流量时可以立即通知运维人员。
恢复过程
在部署边缘防护和流量清洗服务后,攻击流量被有效地隔离与清洗,服务器资源恢复了正常利用率。整个恢复过程历时约30分钟,系统恢复了正常运行状态,确保了业务的连续性。
这次DDoS攻击教会了我们,在面对恶意流量时,单一防护手段远远不足以保障服务的稳定性。通过合理配置边缘防护、流量清洗服务以及冗余部署,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应对攻击,快速恢复服务。这些技术措施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即时的故障问题,也为将来应对类似情况提供了更加稳健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