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参与过多个大规模系统的架构设计与高可用性部署,比如涉及到在日本的高可用性架构设计。今天,我将分享一个具体项目中的高可用系统架构,包括使用多地域部署的方案、代码实现细节以及如何利用自动化和容灾机制来最大程度地减少故障的发生。
这个项目涉及为一家日本本土的电商平台设计高可用的系统架构,特别需要保证平台在大规模用户流量与频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发生时,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
本项目采用了 跨地域多活架构,结合了东京和大阪两个数据中心,通过负载均衡、数据同步与自动化故障切换来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
1. 选用的基础设施配置
我们的目标是选择具有高性能、冗余和高可用性特性的硬件平台。具体硬件配置如下:
- CPU: Intel Xeon Scalable Processor 8253(3.0GHz+)
- 内存: 128GB DDR4 RAM
- 存储: 2TB NVMe SSD,RAID 10 配置,提供高效数据冗余与快速读写
- 网络: 1Gbps冗余网络带宽(可按需升级为10Gbps)
- 电源: 双电源冗余系统
- 冷却系统: 水冷 + 风冷系统
我们选择了日本主流云平台的虚拟机实例,如AWS EC2、Google Cloud Compute,确保架构能够提供快速的扩展性和稳定性。
2. 架构设计
多地域部署方案
我们将系统部署在东京和大阪两个区域,以减少单点故障的风险。通过配置全球负载均衡器(例如,使用 Amazon Route 53 或 Google Cloud Load Balancing),将流量根据健康状态与负载状况,动态分配到不同地区。
示例代码:AWS Route 53 健康检查与负载均衡配置
aws route53 create-health-check --caller-reference "unique-health-check" --health-check-config \
"IPAddress=0.0.0.0, Port=80, Type=HTTP, ResourcePath=/health, FailureThreshold=3, RequestInterval=30"
aws route53 change-resource-record-sets --hosted-zone-id Z3AADJGX6KTTL2 --change-batch \
'{
"Changes": [
{
"Action": "CREATE",
"ResourceRecordSet": {
"Name": "example.com",
"Type": "A",
"SetIdentifier": "Tokyo-Region",
"Weight": 100,
"HealthCheckId": "health-check-id",
"ResourceRecords": [{"Value": "IP_of_Tokyo_Server"}],
"TTL": 60
}
},
{
"Action": "CREATE",
"ResourceRecordSet": {
"Name": "example.com",
"Type": "A",
"SetIdentifier": "Osaka-Region",
"Weight": 100,
"HealthCheckId": "health-check-id",
"ResourceRecords": [{"Value": "IP_of_Osaka_Server"}],
"TTL": 60
}
}
]
}'
数据同步与一致性
我们选择了 CockroachDB 作为分布式数据库,利用其原生的多区域同步能力,确保数据在东京与大阪之间的强一致性。
示例代码:CockroachDB 多地域数据同步
# 启动数据库实例,指定两地地域
cockroach start --insecure --listen-addr=tokyo-node.local:26257 --http-addr=tokyo-node.local:8080 --join=tokyo-node.local:26257 --join=osaka-node.local:26257
cockroach start --insecure --listen-addr=osaka-node.local:26257 --http-addr=osaka-node.local:8080 --join=tokyo-node.local:26257 --join=osaka-node.local:26257
通过 RAFT 协议,CockroachDB 在两地之间同步数据,并且能够处理网络延迟与临时分区带来的问题。
3. 自动化故障切换与监控
我们实现了一个自动化的故障切换机制,以确保任何一个地区发生故障时,流量可以迅速切换到健康的区域。为了保证这一机制的高效运行,我们使用了 Prometheus 和 Grafana 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 Alertmanager 配置自动告警和响应。
Prometheus 配置代码示例:监控数据库健康状态
scrape_configs:
- job_name: 'cockroachdb'
static_configs:
- targets: ['tokyo-node.local:8080', 'osaka-node.local:8080']
metrics_path: '/metrics'
scheme: 'http'
params:
'format': ['prometheus']
relabel_configs:
- source_labels: [__param_target]
target_label: instance
自动化故障切换脚本
#!/bin/bash
# 检查东京节点是否可用
if ! curl --silent --fail http://tokyo-node.local:8080/health; then
echo "Tokyo node is down, switching traffic to Osaka..."
aws route53 change-resource-record-sets --hosted-zone-id Z3AADJGX6KTTL2 --change-batch \
'{
"Changes": [
{
"Action": "UPSERT",
"ResourceRecordSet": {
"Name": "example.com",
"Type": "A",
"SetIdentifier": "Osaka-Region",
"Weight": 100,
"ResourceRecords": [{"Value": "IP_of_Osaka_Server"}],
"TTL": 60
}
}
]
}'
fi
冗余与备份机制
为确保在极端情况下能够快速恢复数据,我们使用了 Amazon S3 进行每日备份,并在多个可用区进行冗余存储。此外,我们还使用了 Elastic Block Store(EBS)快照 技术来确保数据库的持久性。
4. 效果与经验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我们的系统表现非常稳定,即便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如地震、台风等),东京地区的服务暂时受到影响,但系统依然能够依靠大阪的数据中心平稳运行。通过有效的自动化故障切换、跨地域的流量负载均衡、以及数据一致性保障,我们成功地避免了任何长时间的服务中断。
关键技术点
- 跨地域部署:通过选择东京和大阪两个数据中心,避免了单点故障的风险。
- 高性能硬件:采用高配置的服务器和冗余硬件,以增强系统的可靠性。
- 分布式数据库:使用CockroachDB等分布式数据库实现跨地域的数据同步与一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