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从一场奇怪的下载掉速问题开始接触这类区域性BGP回程路由优化的。那天,我在中国内地测试连接我部署在马来西亚和韩国的两台VPS服务器,发现从中国南部访问马来西亚服务器的下载速度比访问韩国服务器慢了将近40%,而且Traceroute 路径也出奇地复杂。明明马来西亚地理上更近,为何路由体验却更差?难道BGP回程路径出了问题?
为了解开这个疑团,我深入研究了两地的数据中心、网络回程路径、ISP对等策略,并部署了多个测试环境对比数据。
一、测试环境与服务器配置
为了尽可能排除变量,我选用了两个配置尽量接近的KVM架构VPS产品,分别部署在:
韩国 – Seoul SKB 数据中心
- 提供商:HostKVM
- CPU:2 vCPU(Intel Xeon E5-2680 v4)
- 内存:4 GB DDR4
- 存储:60 GB SSD
- 带宽:1Gbps 上行
- 操作系统:Debian 12
- 公网IP:韩国原生IP,AS编号:AS9318(SK Broadband)
马来西亚 – Cyberjaya CX2 数据中心
- 提供商:Shinjiru
- CPU:2 vCPU(Intel Xeon Silver 4210)
- 内存:4 GB DDR4
- 存储:60 GB SSD
- 带宽:1Gbps 上行
- 操作系统:Debian 12
- 公网IP:马来西亚本地IP,AS编号:AS45839(Shinjiru)
这两台服务器都通过 BIRD 实现手动 BGP 会话模拟,并分别部署 Nginx 提供 HTTP 文件下载服务用于测速,同时安装 iperf3, mtr, traceroute 和 tcpdump 进行路径追踪与性能分析。
二、BGP路由与回程路径的观测方法
在部署完成后,我重点做了三类测试:
回程路径分析(Reverse Traceroute)
传输性能对比(iperf3)
TCP RTT 与 SYN 延迟捕获(tcpdump)
1. Traceroute 对比(北京电信 → 两地服务器)
# To Korea
traceroute -T -p 443 xxx.xxx.xxx.xxx
# To Malaysia
traceroute -T -p 443 yyy.yyy.yyy.yyy
结果如下(截取重点):
韩国服务器回程:
- CN > China Telecom backbone > Hong Kong > Korea (SKB)
- 总跳数:12,主要为骨干节点,无跨洲绕行
马来西亚服务器回程:
- CN > China Telecom > 香港 > 新加坡 > 马来西亚
- 跳数达18,且存在明显跨国绕路(绕经新加坡)
结论:马来西亚大部分入境流量依赖新加坡IXP,且对等链路资源受限,增加回程路径不稳定因素。
2. iperf3 带宽测试
# 服务端
iperf3 -s
# 客户端(中国广州)
iperf3 -c xxx.xxx.xxx.xxx -t 30 -R

3. TCP握手延迟捕获(tcpdump)
tcpdump -nni eth0 'tcp[tcpflags] & tcp-syn != 0'
- 韩国平均SYN-ACK响应:28ms
- 马来西亚平均SYN-ACK响应:51ms
三、部署改进方案
意识到马来西亚服务器受限于BGP回程路径后,我尝试以下技术改进措施:
1. 配置GRE隧道 + CN境内中转节点
我部署了一个香港轻量VPS(CloudCone),配置如下:
ip tunnel add gre1 mode gre remote CN_IP local HK_IP ttl 255
ip addr add 10.10.10.1/30 dev gre1
ip link set gre1 up
马来西亚服务器通过GRE隧道将流量反向转发至香港节点,从而利用更优的CN-HK线路打通高速路径。
2. BIRD手动路由优先配置(模拟接收AS-PATH)
protocol bgp CN_Transit {
local as 45839;
neighbor 103.xxx.xxx.1 as 9808;
multihop;
import all;
export where net ~ [10.10.10.0/30];
}
3. 使用Anycast模拟多点调度测试
搭配Cloudflare Spectrum的Anycast,验证CN来源是否能优先分配更近的节点,结果韩国表现更稳定,马来西亚节点偶尔仍绕新加坡。
四、综合对比总结

五、建议与实战经验
- 对于中国内地用户优先服务的业务,如游戏、CDN节点部署,韩国比马来西亚更适合作为核心服务器落点。
- 马来西亚数据中心需额外考虑中转优化或使用CDN回源加速,否则延迟和丢包会影响体验。
- BGP回程问题很多时候比入程还复杂,应通过tcpdump、traceroute反向验证。
这虽说是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测速,却带来了对全球路由体系的重新认识。
回头看这次实操,不仅优化了项目节点,也让我切身体会到——选择服务器,不只是“地理上近”,而是网络上近才是真的近。
你也在用日韩、东南亚服务器做回国优化吗?不妨也试试我的方案,也许能省下不少调试时间。











